
















王守仁(1473-1529)字伯安,别署阳明,浙江余姚人。明代著名理学家、书法家,弘治十二年(1499)进士,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。草书《龙江留别诗》,是明·正德十一年(1516)时年四十五岁时的书法作品。1516年9月,由尚书王琼特举,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,巡抚南、赣、汀、漳等地。这就是诗中小序里所说的“领南赣之命”。出饯时,在南京送别的人中,有大司马白严乔公,时官南京兵部尚书。王守仁此次奉命,心情复杂。诗中说:“莫将分手看容易,知是重逢定几时”,“豺狼远道休為梗,鸥鷺初盟已渐虚”,都表明他远离京畿时的心情。此幅草书行笔流畅清劲,略无凝滞,线条的粗细浓淡一应自然,字字之间疏朗有致,是王阳明传世书法代表作之一,乾隆年间刻入《三希堂法帖》。卷中有清初朱之赤及乾隆、嘉庆内府鉴藏印多枚。卷后有朱彝尊题跋。 王守仁《龙江留别诗五首》原文 和大司马白严乔公诸人送别五首 常白楼吴公、大司成莲北鲁公、少司成双溪汪公,相与集饯于清凉山,又饯于借山亭,又再饯于大司马第,又出饯于龙江,诸公皆聊句为赠,即席次奉酬,聊见留别之意。 其一 未去先愁别后思,百年何地更深知? 今宵灯火三人座,他日缄书一问之。 漫有烟霞刊肺腑,不堪霜雪妒须眉。 莫将分手看容易,知是重逢定几时? 其二 谪乡还日是多余,长拟云山信所知。 岂谓尚悬苍水佩,无端又领紫泥书。 豺狼远遁休为梗,鸥鹭初盟已渐虚。 他日姑苏皈旧隐,总拈书籍便移居。 其三 寒事俄惊蟋蟀先,向游刚是早春天。 故人愈觉晨星少,别话聊凭杯酒筵。 戎马驱驰非旧日,笔床相对又何年? 不因远地疏踪迹,惠我时裁金玉篇。 其四 无补涓埃愧圣朝,漫将投笔拟班超。 论交义重能相负?惜别情多屡见招。 地入风尘兵甲满,云深湖海梦魂遥。 庙堂长策诸公在,铜柱何年打旧标? 其五 孤航渺渺去钟山,双阙回首杳霭间。 吴苑夕阳临水别,江天风雨共秋还。 离怀远地书频寄,后会何时鬓渐斑。 今夜梦魂汀渚隔,惟余梁月照容颜。 阳明山人王守仁拜手,书于龙江舟中。余数诗,诗稿亡,不及录,容后便求得补呈也。守仁顿首。白楼先生执事。
分享:复制以上链接可粘贴分享与好友
内容来源: 知止书画网